这并不奇怪,大家都在一个宇宙里,元素周期表都差不多,因而发展起来的科研技术有60完全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p>
之后较为类似的30技术资料,也被剔除了。</p>
而剩下的10技术资料就基本上是那个5级原生文明的特色技术资料了。</p>
尤其是其拥有的碳流体芯片技术,其思路完全颠覆了赵小侯之前在这类芯片上的观点。</p>
这个碳流体芯片技术算得上是介于4级文明巅峰和5级文明门槛之间的技术了。</p>
这种碳流体芯片自带强大的逻辑计算能力。</p>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5级原生文明为什么能够在无人智能技术上发展那么快的缘故。</p>
并且其强智能ai也是建立在这种碳流体芯片上的。</p>
当然,除此之外,这个5级原生文明还在万能工厂以及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上有一些比较独特的研究。</p>
尤其是其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竟然可以做到十公分的直径,也就是比巴掌还小。</p>
有一说一,赵小侯看到这门独特技术的时候,都为之有些震惊。</p>
要知道,虽说大夏文明现在已经爬升到了7级文明的程度,但像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这些技术依然还是在使用的。</p>
虽说反物质能量湮灭炉等等技术更先进,但其根本能量来源还是取之于恒星能。</p>
说白了,恒星能还不是核聚变转化而来的。</p>
再说了,大夏文明现在很多地方还是在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p>
毕竟相对于反物质能量湮灭炉而言,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在安全性等等方面也是有可取之处的。</p>
而现在这种微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就使得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应用面进一步推广了。</p>
以前,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大多都是用在发电厂以及水面大型舰船上。</p>
至于那些太空战舰早就换装了反物质能量湮灭炉。</p>
而所有的无人工程机械这些则是使用金属氧电池等等之类。</p>
但之后不久,金属氧电池估计就会被逐步边缘化了。</p>
毕竟比巴掌还要小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应用面太广了。</p>
首先就是大型无人工程机械,肯定是可以安装微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其次就是各种需要较高安全性的太空设施,以及蓝星地表的一些机械等等。</p>
甚至于这种微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还能够使用到地表的反重力飞车,乃至于尚未研发出来的机甲等等之上。</p>
反正吧,如果能够将这种微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进一步深入研发的话,就算是给个人光脑搭配一个指头大小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也不是不可能。</p>
也就是说,就个人的民用装备乃至于军用装备等等,都能够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p>
至于燃料来源就太简单了,不管哪个恒星系里都有着海量的氢氘氚燃料,完全不用担心燃料的问题。</p>
考虑到这个5级原生文明的技术资料对大夏文明发展很有帮助,赵小侯也亲自带队对其中一些需要的技术进行攻关转化。</p>
毕竟不管是微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还是其它什么技术,都是建立在那个5级原生文明的科研基础上的。</p>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想要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大夏文明,那么就需要将这些技术进行转化,让这些技术能够在大夏科研技术的基础上发挥作用。</p>
毕竟两个不同文明之间的各种技术参数,指标等等,都是不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