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对于政治,国家,军事,甚至是医药和农学都有所了解。</p>
但唯独感情,嬴政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p>
他不敢相信方思怡说的是真的,但是却也没有办法否定她所说。</p>
总之,后世对他心仪的继承人的继承人有争议,她才来问自己。</p>
好确定究竟将扶苏培养成什么样子。</p>
不知方思怡究竟在顾及什么。</p>
若是她想说,早就将乱党的名字悉数说明,既然刻意忽略了,嬴政也不愿多逼。</p>
嬴政也不担心,因为方思怡实在太好懂了,她的表情和一些小动作早就将自己卖了个干净。</p>
方思怡浑然不觉,方思怡甚至觉得自己严谨又聪明。</p>
因为历史太过久远,她当时因为喜欢秦始皇找史实时,看到最多的字眼就是“不详”。</p>
什么时候生的不详,怎么死的不详,怎么逃走的还是不详。</p>
她是能为嬴政带来很大助力。</p>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嬴政座下的大臣以及一些小人物在统一六国中做出的贡献。</p>
在确定情况前,她不敢随意蝴蝶掉任何一个功臣和小人物。</p>
“寡人的心意,不会改变。”</p>
这句话算是彻底给了方思怡定心丸,也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还了她一枪。</p>
方思怡本就因为史书的记载以及某本写古董的小说对扶苏有滤镜。</p>
这相当于是变相告诉方思怡:</p>
扶苏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从未放弃他,甚至还想让他接替自己的皇位;</p>
而嬴政至死也不知,自己期待的长子已经长成了他想要的继承人模样。</p>
“你问了我如此多的问题,是否也该回答我几个问题?”秦始皇慢悠悠道。</p>
“那是自然,只要你不问我是谁来自哪就行。”</p>
方思怡无所畏惧,逃避虽可耻,但是非常有用。</p>
只要她不说自己来自哪,无论嬴政猜到与否,至少他不会主动问自己其他问题。</p>
不要问为什么这么肯定。</p>
根据历史记载,方思怡完全有理由怀疑嬴政是有点傲娇属性在身上的。</p>
毕竟后来他看到太子丹的时候都能被误解,太子丹连夜就跑了。</p>
至于为什么要提扶苏,有四点:</p>
一是想让嬴政知道现在他不是只有母亲,他还有个孩子,转移一下嬴政的注意力;</p>
二是扶苏死之前的事情暂时不会引起太大波澜,只会让嬴政从现在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p>
三则是纯纯的夹带私货,她真的很喜欢嬴政和扶苏这两父子,不想让他们走向那种结局;</p>
四是最重要的一点,扶苏和蒙恬死后的每一件事。</p>
无论对现在还是未来的嬴政来说,杀伤力都和核武器差不多。</p>
现在的嬴政知道了也没什么用,六国都还没统一呢。</p>
不然一旦他问大秦延续到了第几世,另立的帝王如何,是谁矫诏.....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p>
无论答哪一个,方思怡都不能保证自己能完好无损的走出勤政殿。</p>
搞不好还能拉一堆人陪葬。</p>
如果嬴政想,有一万种办法可以问出方思怡来自哪,不过被方思怡猜中了。</p>
方思怡如果不告诉他他就不会主动问,而是会通过方思怡的表现来做判断。</p>
不仅是因为嬴政足够自信,他也考虑到了以后的可能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