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思怡觉得有点头疼。</p>
一个是当时在大殿与她针锋相对之人;</p>
一个是被自己坑了一把;</p>
一个名字被认错一千多年。</p>
想起刚刚那个问题,斟酌许久开口:“扶苏喜欢儒家。</p>
虽然夫子别有居心教导了他,但是不得不承认。</p>
除了那些被扭曲的思想,其他的都让扶苏长成了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p>
这也是为什么开始大家都没有发现不对之处。</p>
既然他喜欢,那么再继续教他儒家又有何妨?”</p>
“既如此,王翦想问神女:</p>
如果扶苏又被教成了与那些迂腐儒生一样,整天满口仁义道德,却根本不知人间疾苦,又当如何?”</p>
王翦一如当时在大殿的神态,仿佛方思怡不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罢休。</p>
嬴政本想开口替方思怡解围,但是他相信这个后辈可以很好处理这件事。</p>
刚刚她教导扶苏之言让他再次认识了这个小姑娘。</p>
“将军不必担心,我并不打算只教他儒学,法学,兵学,农学等等诸子百家我都会让他接触。”</p>
方思怡看向嬴政,“还请王上再为扶苏寻得一个识字老师,以及让韩非子教导扶苏法学。”</p>
嬴政早就注意到方思怡当时用手机时,上面的文字与大篆并不相同。</p>
而后方思怡又只是念而不写,便知道她应当是不认识大篆,所以已经派人去为扶苏筛选合适的识字老师。</p>
“神女不是扶苏的老师吗?为何还要其他人再来教导扶苏呢?”扶苏有些好奇,"夫子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要专心,只能认一个老师。"</p>
对不起了韩愈,借一下你的话。</p>
“圣人无常师,就连孔子都有四个老师,分别是郯子,苌弘,师襄,老聃。</p>
他们分别教导孔子关于官职,乐,礼,琴。</p>
所以扶苏当然也可以有多个老师,而且以后会更多,不能拘泥于一处。</p>
你只要知道我是你的师父,其他人皆为你的老师即可。”</p>
说罢,又看向王翦:“这个回答,不知将军可还满意?”</p>
王翦笑了笑:“刚对神女多有得罪,还望海涵。”</p>
“其实也不用神女神女的叫我,大家都是聪明人。</p>
我是什么,全在你们的一念之间。</p>
至于我到底是谁,这个暂时不能说。</p>
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我,永远站在秦国这一边。”方思怡脑子突然上线,明白了嬴政的意思。</p>
眼前这三人都是大秦的肱骨之臣,若能得到此三人的支持,以后自己搞事情的时候会更加方便。</p>
隗状和王翦就不说了,别看王绾现在只是个三品文官。</p>
身为御史中丞,品级虽不高但是权力尤重。</p>
职责是统领侍御史和监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纠弹百官。</p>
说曹操,曹操就说话了:“王绾想问神女,为何是秦国?”</p>
这个问题不仅王绾想知道,在场的人都想知道,包括那个虽抱着孩子但耳朵已然竖起来的某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