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方思怡想让秦始皇尝尝不一样的烧烤。</p>
没错,烧烤,先秦时期就已经有烧烤了。</p>
除了蒸和煮,先秦时期最常见的烹饪形式就是烤。</p>
他们将食物直接放到火上烤的方式称为"燔";</p>
将食物串成串后,再放到火上烤的方式称为"炙";</p>
将泥巴裹住食物,放到火上烤的方式称为"炰"。</p>
他们烤的食物种类之繁多是现代人不能想象的。</p>
其中占比最大,也是现代人不能吃到的一种,是被现代人称之为"傻狍子"的麋鹿。</p>
在先秦时期,麋鹿被挖掘的骨骼数量与家猪差不多,可以得知当时麋鹿是被作为主要肉食的。</p>
不过虽然秦国人可以吃到烧烤,却吃不到我们如今吃到的味道。</p>
因为孜然和辣椒,胡椒在这时都未传入华夏,因而他们只能用花椒和粗盐调味。</p>
好奇的读者可以去试试,不过想想也能知道不好吃。</p>
如果正常去露营,很多人可能不会带方思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p>
但是孜然和辣椒粉,以及各种成品串串,是绝对免不了的。</p>
所以作为"不正常"的方思怡,她只会带的更多。</p>
方思怡并不打算在此时拿出冻在冰柜里的成品串,而是用现成的。</p>
膳食房有现成的羊肉,鸡肉,麋鹿肉,鱼肉等。</p>
没有猪肉,是因为此时的猪肉没有去种,腥味很重,但是地位又不低。</p>
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p>
太宰就是由牛、羊、猪组成,天子平时吃太宰,然后在祭祀时要供上三份太宰。</p>
但是腥味太重,嬴政不爱吃。</p>
所以在秦国,猪大多用于祭祀。</p>
寻常百姓在过年时,如果运气好,有多余的钱,也能吃上一些带腥味的猪肉。</p>
方思怡教庖张如何给猪去种,并让他记录下了方法,传给其他人。</p>
方思怡又让庖李将各种肉切成等状大小,然后跟剩下的庖张王赵说自己要"炙"肉。</p>
听到神女说要炙肉,大家都开始用神女发的"长针"串肉。</p>
方思怡还教他们可以用蔬果与肉交互串在一起,这样口味不会那么单调。</p>
一切准备就绪后,方思怡看着眼前的"烧烤架"陷入了沉思。</p>
古时候的"烧烤架"和现代并不相同,只能如电视剧在野外一样。</p>
用手拿着串着食物的"长杆",放在距离炭火上不远的位置,然后....就这么一直举着。</p>
是的,一直举着,举到食物熟为止。</p>
本来想偷懒的方思怡让人唤来工部的人,然后从空间拿出来了真正的烧烤架。</p>
"将肉串放置烧烤架上,待肉串烤至有些微焦黄色时,刷上一层油。</p>
这样可以防止食材的烤焦的同时也可以更容易粘住调料。</p>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刷太多,避免油滴落到烤炉中引起明火,明火会让我们的食材很容易烤糊。</p>
然后把肉串烤到八九分熟时,这时候就可以撒上烧烤料了。</p>
这个是孜然粉,这个是辣椒粉。用完了再找我拿,注意不能频繁的吃烧烤,也就是炙肉。</p>
一个月吃一次就够了。"不然怕调料不够用,还没想好怎么获取孜然和辣椒。</p>
烤肉滋滋地发出声响,几滴热油顺着肉的纹路慢慢滑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