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嵇侍中血,勿浣也!(1 / 2)

很快,来到了三王之乱。</p>

我们许久未见的齐王响亮登场,回京勤王,成功掌握朝政。</p>

人嘛,不努力一把怎么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呢?</p>

事实证明,齐王的上限真的就是辅政大臣,因为没过多久,他就死在了叛乱之中。</p>

经过嵇绍的悉心教导,司马衷慢慢地也学到了一些东西。</p>

可是七岁的孩子,学再多也不能融会贯通。</p>

公元前304年,司马衷干了这辈子最勇敢的事情,御驾亲征。</p>

很可惜,司马衷麾下并没有能力挽狂澜的将才,但凡来个岳飞或者张飞,都不至于一战被击溃。</p>

树倒猢狲散,身边随驾的大臣和侍卫死的死,跑的跑。</p>

在这时,有一个人逆向而来,正是嵇侍中嵇绍。</p>

对于嵇绍来说,司马衷就是他的道义,他亲手带大的弟弟。</p>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弃司马衷。</p>

五十出头的嵇绍还是那么好看,叛军首领看到他还以为是神仙下凡,连忙让人将驾着的箭放下。</p>

以司马衷为圆心,十米之内无一活人。</p>

远远看到嵇绍,司马衷就像找到了主心骨,泪水争先恐后地跑出来。</p>

他想让嵇绍别过来,可是已经被吓到失声。</p>

凭着一张帅脸,嵇绍平安地走到了司马衷面前。</p>

望着司马衷身上的箭伤,嵇绍感觉自己的心被揪了起来。</p>

为司马衷整理好衣冠,叛军也反应过来了,渐渐逼近。</p>

嵇绍才高八斗,相貌出众,可是武力值却是弱项。</p>

很快,嵇绍就被叛军擒住。</p>

不顾身上的伤势,司马衷求叛军不要动嵇绍。</p>

“他是忠臣,你们不要杀他!”</p>

都反叛了,谁管这是不是忠臣,叛军不为所动。</p>

司马衷也被叛军抓住,想反抗又怕弄乱了嵇绍刚刚为他整理好的衣冠。</p>

他记得,嵇绍曾说,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p>

“皇太弟说了,只留皇上一人性命,杀了他。”</p>

首领下令,一旁的叛军干脆利落地杀了嵇绍。</p>

鲜血飞溅到了司马衷身上,再也顾不得什么教诲,司马衷直接疯了。</p>

活了四十五年,他第一次拼命反抗,却徒劳无功。</p>

他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他只知道,以后再也见不到嵇绍了。</p>

叛军不会在乎他的心情,甚至不许他回头看一眼嵇绍。</p>

接下来几个月,政权变动如吃饭喝水一般平常。</p>

唯一不变的是司马衷身上的龙袍,无论内侍和大臣如何劝诫,司马衷只回一句话:“这是嵇侍中的血,是忠臣的血,不能洗。”</p>

又过了几年,嵇绍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p>

那是光熙元年的十一月,庚午日。</p>

一杯毒酒被送到了司马衷的眼前,他不禁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纸。</p>

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换掉了,不过有大臣被他的发言感动,留下了那身带血的龙袍。</p>

脑海中突然想起当时赵王叛乱时,嵇绍说过的话。</p>

“陛下,若是有人将一杯酒送到你面前,千万不能喝,知道了吗?”</p>

不知其意,他问嵇绍为什么,嵇绍说,如果喝了就会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