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觉得,千古第二,应当是汉武帝,还是唐太宗?”</p>
闷头吃饭的方思怡终究还是没能躲过这个致命问题,真是要疯了,从初中就开始听身边的人吵到底汉唐谁强,没想到都穿越了还得分。</p>
“我没有想法,反正政哥第一就行。”</p>
听到这句话的嬴政动作一顿,随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丫头还真是....</p>
从她到来的那一天起,民生问题就被她摆在了第一,这意味着自己在后世的皇帝之争中最值得被攻讦的就是民生问题。</p>
希望秦始皇方方面面都是第一,哪里有差池方思怡就补哪里,如今大秦方方面面与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作比,都是欺负人。</p>
“要看怎么比,影响力应当是刘彻,个人能力应当是李世民。”</p>
感受到黎明和破晓的视线,嬴政默默给出了一个中肯的,合适的,一针见血的评价。</p>
既然氛围都到这了,嬴政毫不犹豫把问题抛给儿子以及隰华殿众“质子”。</p>
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方思怡给扶苏上课时若是其他人想,也可以听,那三个小的习惯呼呼睡大觉,其余的也是偶尔在线。</p>
不过人的天性就是爱凑热闹,这种争议极大的事情总是能得到极大关注。</p>
为了更好对比,他们甚至全程跟扶苏的历史课,每次听到槽点和功绩都跟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没区别。】</p>
从神女选择秦始皇这一点看,就知道她本人是对嬴政十分认可的,众朝皇帝也没有什么太大异议,毕竟骂归骂,大家不都还用着人家创造的皇帝制嘛。</p>
认可源头,从某一种程度上说,也是在认可他们。</p>
争不了千古第一帝,这第二,大家可就没有那么和谐了。</p>
宋朝人尤其不满,凭什么汉武帝能争千古第二,他就是一个穷兵黩武的暴君!唐太宗在他们这也讨不到好,只有重文轻武的帝王才合格。</p>
汉唐两朝则是不必多说,肯定是支持自家人,连武则天都一脸冷漠地将前前夫/公公的功绩大肆宣扬。</p>
元清两朝一脸冷漠,反正这种不会带他们外族入侵的玩就是了,只有其中的中原人一脸怀念地望向天幕,若是他们生在汉族人统治的时代就好了,穷兵黩武又如何?</p>
听到李世民名字的杨广更是眸色一深,他表弟李渊的次子,好像就叫李世民。</p>
正在娄烦当任太守的李渊当机立断,遣人带着次子入朝觐见杨广。</p>
新帝登基之初,还需世家大族支持,此时表忠心,加上亲戚关系,才能保全家性命。</p>
自幼聪慧过人的李世民自然也知道父亲并不是舍弃他,反而是在救他,乖乖地跟着父亲前往长安。</p>
临走前,李渊交待妻子窦氏,只要情况不对,立刻带着孩子和钱财逃跑,不必顾及他们。</p>
别无他法,窦霞只得含泪答应,让他们一定要谨言慎行,莫招来杀身之祸。</p>
刚刚将杨宛召来的唐太宗感觉有些不妙,这全名都给他报出来了,之前的自己不会遭殃吧?</p>
“父...父亲不会如此,等他看到你的功绩,在你幼时,他会将你养在身边;在你雁门关救援时,他会留你在身边为他保驾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