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自由心证(1 / 2)

【眼看就要打起来了,嬴政揉了揉眉心,语气平淡道:“帝王私德只是一部分,功绩和留给下一代的局面才是首要论证点。”</p>

正在惊叹断章取义果然是人就会的方思怡也从跑偏边缘回归正道,带着死亡微笑看向他们,接下来就全是送命题了。</p>

将起黑料来夸夸其谈,功绩除了明面上的都支支吾吾语无伦次,非常好,看来没有给他们出历史卷是她的不是,今晚就给补上。</p>

见方思怡表情越来越危险,张良为了自己殿内一帮兔崽子们默默提供知识点。</p>

“汉武帝最大的功绩便是大破匈奴,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唐太宗则是统一全国,解决了突厥外患,百姓安居乐业。”</p>

他没有听过方思怡的授课,这些都是之前天幕和平常方思怡吐露的一些事情推断而成,应当是大差不差。</p>

“抛开私德不谈,汉武帝穷兵黩武使人口锐减,应当没有半数那么夸张,却也会有一个不小的数字,民生问题堪忧;</p>

而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给予臣服之国物资和技术支持,那便留下了一个极大的问题,往后百年内也许无忧,可再往后,必有大患。”】</p>

华夏自古以来便讲究尊师重道,为彰显大国威严向周边国家送财宝与传授经验的次数并不少,暂时还未出过大问题,如今张良这句话像是一记棒喝。</p>

有所顾虑未曾将核心技术传出去的皇帝皆松了一口气,不过这也敲响了他们的警钟;</p>

自认为能镇压周边啥都送的皇帝则是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是有能力,可后代未必啊!</p>

看方思怡的神情,猜到后世确有其事的刘彻面部扭曲,他和先人为了抗击匈奴,让边境百姓不再如牛马一般受人驱赶戏弄,从秦赵两国开始殚心竭虑,结果后世之人居然为了显摆玩脱了。</p>

年老的汉武帝确实不清醒,可现在的他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找准目标后三下五除二就处死江充,下令昭告天下刘据就是他的接班人,除了卫子夫皇后之位别无他选。</p>

既然铁卷丹书无用,那就拿舆论和世俗的压力捆,这也算是正式给了刘据和卫子夫反抗的正当理由。</p>

自己若是注定要昏庸,让儿子夺了皇位也无妨,不用遗臭万年,数万人也不至于枉死。</p>

自始至终,卫子夫在意的点就只有儿子,帝王多薄情,能宠她爱她自是最好,可这不是她孜孜以求的一切。</p>

从头到尾卫子夫都没有说一句刘彻的不是,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只是在刘彻下令时用肯定的目光望向他,默默支持他的一切决定。</p>

也许这就是之后没有宠爱,依旧没有人能取代卫子夫的地位的原因,她心态实在是太好了,进退有度,没有半分差池。</p>

刘彻以为是她极爱自己,反动失败后无言面对才自杀,对她怜爱更甚。</p>

被抱住的卫子夫则是笑而不语,只要不动她儿子,一切都好说。</p>

第一个提出闭关锁国的明太祖朱元璋本想继续实行,可上次神君降临他分析利弊后他也知道了这不利于经济发展。</p>

闭关锁国也不行,积极对外交流也有弊,要不然还是全部打下来算了,秦始皇有一句话说得对,都是一个国家的就打不起来了。</p>

反正子嗣多,又有了仙界物资加持,一直将国土往外扩就完事。</p>

见他兴致勃勃,马皇后出声将他打回现实,现在战争才刚结束不久,也还没有将兵权全部回收。</p>

就算是有神仙相助,现在也才刚将朱植封藩广宁,还差四个才全部分封完全。</p>

攘外必先安内,胡惟庸一案还没完,以现在的进度,不出五年,就可以正式开始“清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