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杨宛并不明白父亲为她取名的寓意,直到八岁那年读《说文》,细想其中深意,才明白了杨广对她的祝愿,亦是提醒。</p>
过刚易折,她没有母族撑腰,与父亲也是一面之缘,杨广只是随手赐下恩惠,并没有进一步给予圣恩。</p>
路牌已经立起,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全凭自己。</p>
知晓父亲的意思后,杨宛安分守己,藏起锋芒,如名字一般温婉贤淑。</p>
【御花园一事后,杨宛多了一个名字和玉佩,除此之外,一切与之前好似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别。</p>
元宵之后下了一场春雨,天晴后日益温暖,杨广下诏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p>
之后发生了什么杨宛不得而知,她在皇宫安安稳稳的长大。</p>
在杨广面前有名字的几乎都被带出,杨宛算是一家独大,身旁多了一群亲信。</p>
大业十三年的腊月下了一场大雪,像是要将人的骨头冻掉似的,好不容易捱过持续两旬的暴雪,迎来的却是李渊攻入长安。</p>
皇宫乱作一团,事到如今也顾不上什么主仆,只想着自己的宫人拿着钱财出逃。</p>
在一众慌忙逃窜的人中,一位身着公主服饰的女子朝着东边的一处宫殿坚定不移的走去,旁边有仆从随行。</p>
前几年杨广出行时,杨侑正好生病,没能一起前往。</p>
深得父皇喜欢的侄子尚在宫内,杨宛说什么也得确认他的安危。</p>
“姑姑。”</p>
杨宛并未获得封号,杨侑只能如寻常人家一般唤她姑姑。</p>
姑侄都是聪颖之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从容吩咐亲信不用动作。</p>
这个节骨眼,入侵之人不会动他们,若是慌乱或反抗,反而是在给反贼递刀。</p>
如他们所料,夺位时机尚未成熟,李渊不敢贸然行动。</p>
细细思考后,只能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p>
有杨侑当幌子,长安的隋朝大臣也不敢有动乱。】</p>
尚在襁褓的杨宛被抱到了李世民眼前,本来对怀中的小娃娃没什么感觉,可她好像很喜欢自己。</p>
杨宛冲他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咿呀咿呀”地挥动小手,像是在跟他打招呼。</p>
忽然感到不爽,杨广扯不下面子跟小孩子抢女儿,略带深意地瞥了一眼李渊。</p>
正好天幕上杨广被他“立为”太上皇,李渊内心慌的一批,只能低头做小。</p>
心中有不好的预感,杨广派人传太子杨昭携子觐见。</p>
大秦,方思怡等人正好回到咸阳,马不停蹄地前往兰池宫和众人一起看戏。</p>
自从兰池宫频繁开宴会,就成了大家其乐融融讨论政事之外的地方。</p>
不过今日院子里尤其空旷,大家都在各地开新地图,只余嬴政夫妻以及张良等人。</p>
很早就猜到操控天幕的应该有两个人,如今这个视频更是帮嬴政证实了另一人的身份。</p>
刚刚坐下,方思怡就看到嬴政的视线在杨广身上停留。</p>
不是吧,这么快隋炀帝就掉马了?</p>
感到有人在盯着自己,嬴政转头对上了方思怡的眼神,朝她点头示意。</p>
“操控天幕之人,是那位隋炀帝吗?”</p>
不用回头方思怡都知道是张良,不过她很好奇,是杨广将自己的荒唐事一笔带过的原因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