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臣那位不成器的阿斗呢?(1 / 2)

【时间飞逝,诸葛亮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李世民问他可还有心愿没有实现,自己一定会尽力做到。</p>

“臣,已经没有什么心愿未了,只是有一问想让陛下回答。”</p>

李世民坐到床边,承诺自己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他尽管问。</p>

“臣就是想问问,臣那个不成器的阿斗,去哪了呢?”</p>

这他还真不知道,不过李世民并不疑惑为什么诸葛亮会这么问,从第一眼起,他就知道这位卧龙先生看出来了。</p>

“朕不知道,不过若是他与朕互换身体,他会过得很好。”</p>

这确实是真话,李世民来时天下安定,李治已长大成人,阿斗只需传位于他,就能安安心心做太上皇。</p>

听到他的回答,诸葛亮已经没有什么疑问,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p>

『泪,落了下来,阿斗无论如何都是丞相心里那个不省心但是真心疼爱的孩子啊』</p>

『我看过这篇文,前面可爽了,但是看到这我直接哭得第二天睁不开眼』</p>

『阿斗很听话,在二凤没有穿过来的时空,他一直都按照《出师表》行事,孔明让他用谁就用谁,那些人去世后他就用那些人的后代』</p>

『诸葛亮死后,刘禅直接废除了丞相这个官衔,因为在他心中已经没有人有资格担得起』</p>

『为什么刘禅不觉得《出师表》有反心,还有真的好长我背不下来』</p>

『对他而言这和你爸妈出门前跟你说,饭在锅里冷了就热热,厚衣服在沙发上冷了记得穿,你会觉得你父母有反心??』</p>

『是啊,还有我们嫌《出师表》太长,可阿斗只会觉得它太短』</p>

在天幕上没有姓名的刘备看着一条条划过的后世之言,也猜到自己应该是临终托孤给诸葛亮,而这又再次说明,两位弟弟走得比他还早。</p>

儿子虽不中用,胜在听话懂事,诸葛亮也是忠心耿耿,看来结局还不算太差。</p>

现在的刘备还算比较满意,至于在看到“乐不思蜀”时气得七窍生烟,那就是后话了。</p>

建兴元年,诸葛亮望着天幕点头。</p>

之前有位后生说的不错,无论阿斗如何,他都不会弃之不顾。</p>

一旁的刘禅早已泪流满面,他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明主,丞相居然心心念念的还是他。</p>

唐朝,李世民已经开始搜罗刘后主时期的史料记录。</p>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他死后真的到了刘禅身上,不能打无准备的仗。</p>

听闻丈夫的动作,长孙无忧也配合他一起“胡闹”,将自己读过关于那部分历史的书籍送去太极宫。</p>

【画面一转,来到了宋朝的皇宫之中。</p>

龙椅之上,“赵构”看着手里的《出师表》满脸茫然,不知如何是好。</p>

他去见了岳飞一次,鼓起勇气,又令人传唤秦桧,可惜被他吓唬住,终究还是没有动手。</p>

反复拉扯几次后,“赵构”鼓起勇气,看了一眼桌上的《出师表》亲手杀了秦桧。</p>

丞相说了,要亲贤臣,远小人,还于旧都。</p>

可他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做,还好有岳飞及其子辅佐,又有其他忠臣引导。</p>

在此后几年,刘禅顶着赵构的壳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听话,无条件信任贤臣,远离小人。</p>

他将所有兵权都交与岳飞,在朝中寻找身上有诸葛亮气息的大臣,政务都听取他们的意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