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辽左用兵第一血战(1 / 2)

【马千乘含冤而死的第九年,秦良玉及其麾下白杆军再赴国难。</p>

这一次,对手变成了号称十七世纪最强骑兵的劲旅——满洲八旗。</p>

在此之前,明朝先遭萨尔浒之败,接着又因辽东经略袁应泰瞎搞。</p>

一顿操作下来,被努尔哈赤采取反间计,里应外合夺占沈阳。</p>

这时候,明王朝终于想起了长期遭到他们薄待的马家精锐。</p>

辽东开战后,秦良玉先命她的兄长秦邦平和弟弟秦民屏先行奔赴。</p>

部队到达后还未休息,就被心急的袁应泰火急火燎派上了战场。</p>

但他们赶到浑河时,沈阳早已沦陷。</p>

这支总数只有六千人的川浙步兵,迎面对上了努尔哈赤的六万主力骑兵。</p>

强敌压境下,川浙精兵在浑河北岸扎营列阵。</p>

大战打响后,努尔哈赤先派精锐冲阵,被白杆军击退,随后又率大军进攻。</p>

一开始,白杆军结阵迎敌,火器齐发 ,战斗异常惨烈。</p>

占据兵力优势的八旗军不但毫无进展,反而一上午就损失数千人。</p>

相持不下间,努尔哈赤紧急命令沈阳城刚刚投降的明朝炮手,以大炮向白杆兵猛轰,又集中五倍于白杆兵的精骑猛冲。</p>

敌众我寡之下,白杆兵终于不支,防线被八旗军陆续突破,顽强的川军依然死战不退。</p>

直到日暮西沉时,除了秦民屏率少数部队突围,其余白杆兵皆壮烈殉国。</p>

与此同时,和白杆兵并肩战斗的童仲揆部浙军,也血战至最后一刻。</p>

浑河岸的这场悲壮厮杀,白杆军和浙军并肩战斗,让满军八旗尝到了失败的滋味。</p>

以众敌寡,八旗军伤亡惨重,此战被清朝人称为“辽左用兵第一血战。”】</p>

『后期的明朝真的很拉(单指皇帝和文臣那一块)』</p>

『有一种幻视近代的感觉』</p>

『杀我可不可以不要用川军,已经在哭了』</p>

『原来川军那个时候就这么猛了』</p>

『我要哭成智障了,那支浙军是戚爷最后的精锐了』</p>

『马上到崇祯了,明王朝要结束了』</p>

『那个明朝炮手....放到近代就是狗汉奸』</p>

『以多欺少,还死伤惨重,啧啧啧』</p>

先前丈夫的死只是被一笔带过,而现在却是亲眼看到兄长倒在血泊之中。</p>

饶是秦良玉,此时面上也不禁流露出悲痛之色。</p>

不仅是为了兄长,也为战死的白杆军和浙军。</p>

更让她心痛的是,即使这样,依照后世之言,他们也还是没能守护住明朝。</p>

【浑河血战的慷慨壮烈,震撼了明朝上下。</p>

秦邦平殉国的噩耗传来后,天启皇帝朱由校加封秦良玉二品武官。</p>

刚刚经历丧兄之痛,秦良玉面对的却不是安慰,而是明朝正规军的排斥。</p>

明朝军队派系分化严重,尤其是北方边兵。</p>

他们打仗虽然孬,但是窝里斗却一点也不差。</p>

秦良玉驰援山海关时,就曾遭受守关军将刁难,嘲笑他们是“蛮夷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