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天幕好似没有反应,继续播放着。</p>
【“岑花,原名芩瓦氏,小名花,明朝抗倭第一女将。</p>
她从小爱读诗文,喜习武,将祖传壮拳学得炉火纯青。</p>
嫁给田州土官岑猛为妻,改称为“瓦氏”。</p>
嘉靖六年,岑猛叛乱遭朝廷讨伐,为总督两广都御史姚镆打败,其子岑邦彦战死。</p>
岑猛率余部败退归顺州,试图东山再起,不料后被敌人诱杀。</p>
丈夫与儿子死后,本该由孙子岑芝承袭田州土官。</p>
因岑芝年纪尚幼,瓦氏夫人代理主政知州政务。</p>
在值田州由土府降为土州,政局混乱之际,瓦氏夫人登上田州政治舞台。</p>
通过政治联姻关系和凭借自身的智慧才干,瓦氏在艰险的家族争夺权力斗争中化险为夷并脱颖而出。</p>
她挫败了欲置岑芝于死地的岑邦相的阴谋,稳定了田州的政局,并将岑邦彦遗子岑芝抚育成人,继承了土官之位。</p>
在职期间,瓦氏夫人克己砺志,倾心治理州政,“凡州之利害,躬为规划,内外凛然”。</p>
她不仅安定了社会秩序,还同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义学,兴教育,在各方面均有不小的成就。</p>
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p>
『夫妻两个一个姓让我有点恍惚』</p>
『瓦氏夫人也是我们壮族的』</p>
『为什么是瓦,她丈夫不也姓岑吗?』</p>
『好像状语里花的谐音是瓦,所以叫她瓦氏夫人』</p>
『原来古代人也玩谐音梗,也挺好的』</p>
『不是谐音梗,是为了避嫌改的,真有毒,凭什么不让岑猛改呢』</p>
『岑邦相不是岑花的二儿子吗?给我看懵了,他杀侄子干嘛』</p>
『讲实话这段我也没懂』</p>
望着一众搞不清状况的后世之人,岑花苦笑着摇了摇头。</p>
权力当前,哪还有什么亲情可言。</p>
若不是她几次三番看出儿子的心思提前防备,她可怜的孙儿早就不在了。</p>
天幕到底是给了她几分薄面,没将她为了防止生乱,狠心将儿子处置的事情公之于众。</p>
另一个时空,年轻的岑花看着天幕上三儿子的作为眉头紧锁。</p>
她在父亲的庇护下肆意生长,嫁人之后夫君也是呵护有加。</p>
看着怀中刚出生不久的岑邦相,她想象不到未来为什么三儿子会变成那样。</p>
不过岑花并不是什么分不清的人,她下定决心好好教儿子。</p>
而最先要做的,是尽最大力气避免让丈夫引起叛乱。</p>
若是没有办法劝丈夫熄灭叛乱之心,不能解决问题,那她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p>
儿子还小,都还能慢慢教,可她不是丈夫的母亲,没有义务教他。</p>
【随着时间流逝,岑芝慢慢长大。</p>
因为岑花的教导,岑芝为官励精图治,革弊除奸。</p>
命运好像不愿放过这位壮族女子,嘉靖二十九年,岑芝奉命前往海南岛镇压起义,丧命于战乱中。</p>
三年后,倭寇入侵,一时间江浙沿海数千里告急。</p>
倭寇如入无人之境,攻破太仓、上海县,犯崇明、嘉定、苏州等地,肆意攻城掠地、蹂躏百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