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移驾思南,如何?(1 / 2)

“两位爱卿免礼。”</p>

皇帝声音远远传来,“行宫可准备好了?”</p>

邹明沉声道:“早已准备好,请陛下移步。”</p>

皇帝声音急促,“那赶紧的,摆驾行宫,士兵原地驻守城门口。”</p>

就在话音落下的那一刹那。</p>

不远处的山林间,突然奔下了无数个衣衫褴褛的难民。</p>

他们有的拿刀叉,有的拿锄头,甚至有的就拿着木头,搬着石块,疯一般朝着皇帝的轿子跑。</p>

一边跑,一边骂着“昏君”,“无能”,“去死”之类的话。</p>

皇帝身边的护卫迅速形成了队形,将他的车轿紧紧护在身后。</p>

士兵们没费吹灰之力,便将这群不成规矩的难民杀得溃不成军。</p>

鲜血将白雪染得通红,在一片白茫茫中极为醒目。</p>

这样的场景,皇帝一路上已经遇到了无数。</p>

除去有组织的叛军追杀外,遇到最多的刺杀,便是这种散乱的难民。</p>

他们要么是在天灾中丧失全部希望,无衣无食的百姓;要么是皇帝抢劫过的庄户人家。</p>

本来良民,硬生生被乱世逼成了这个样子。</p>

血腥味扑鼻,皇后谢云烟捂着胸口干呕了一下,娇声道:“这群下贱百姓的气味真难闻,我们赶紧走吧。”</p>

皇帝发号施令。</p>

“向江南行宫前进。”</p>

本以为到了江南便遇不到刺杀,没想到还是有难民。</p>

皇帝沉吟片刻,将行宫守卫由三万加到了五万。</p>

剩下的五万,和着江南交州加起来的一共八万士兵,来回巡城,防止叛军突袭。</p>

长长的人马,行走在在白雪茫茫的地面上,缓缓向江南城墙前行。</p>

陆寅礼行走在最后面。</p>

慢慢脱下了自己外袍,披在了那群难民的尸体上。</p>

盖不了全部人,也不能让他们安息。</p>

但至少,他的内心会稍微舒服一点。</p>

正想要起身的时候,陆寅礼眼尖的发现,跑在最前面的那个中年男子手中,竟然死死攥着一个拨浪鼓。</p>

一看便知道是小孩子玩的,做工很粗糙,鼓面画着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猫。</p>

即便双臂被砍下,这双布满冻疮和老茧的手,依旧没放开这个拨浪鼓。</p>

仿佛攥着他唯一的希望。</p>

陆寅礼险些站不稳,一个踉跄栽在雪地里。</p>

冷风吹过,将他的心冻得一阵一阵的抽疼。</p>

远处。</p>

于忆筹白色广袖被风吹得上下翻飞,朝着他遥遥点了点头。</p>

陆寅礼咬牙站起身,一步一步走向大队伍。</p>

他的身后,白雪纷飞,冷风肆虐。</p>

他的眼前,高高城墙矗立,遮天蔽日,仿佛蛰伏的猛兽,冷冷打量着外人。</p>

那些鲜红的血,残破的尸体,渐渐被掩埋,仿佛从未出现过。</p>

………</p>

江南是北江少有的,未被难民肆虐,叛军占领的城池之一。</p>

巡抚邹明颇有才德,治理能力很强,在北江其他地方已经乱成一锅粥的时候,邹明封城门,发救济粮,练兵,安抚百姓…….</p>

如今的江南,依旧安安稳稳。</p>

雪花覆盖着小桥流水人家,城内街道整齐有序,百姓们跪倒两排,高呼皇帝万岁。</p>

皇帝心中得意。</p>

仿佛又回到了没有发生叛乱之时,自己还是那个治理天下的明德帝王。</p>

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皇帝一直没让百姓起来。</p>

天本来就冷,地板冷硬,雪还一直下,不少百姓都被冻晕了过去。</p>

直到轿子完全过去,抵达行宫门口,皇帝才屈尊降贵的从明黄色锦帘中伸出手,“免礼吧。”</p>

邹明赶紧让士兵跑去通知那些百姓。</p>

百姓们咬着牙站起身。</p>

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想法。</p>

这个皇帝,还不如不来呢。</p>

本来百姓们还想着能见皇帝天威,这辈子都值了,没想到皇帝竟然是这样不体恤民心的!</p>

众人黑着脸,相互搀扶着回家了。</p>

然而百姓们不知道的是,更让他们崩溃的事情还在后面。</p>

行宫门口。</p>

皇帝迫不及待的在太监的搀扶下,从轿子上下来。</p>

这几个月,由于天太冷的缘故,皇帝吃饭出恭都是在马车上进行,这是他几月以来第一次见到阳光。</p>

刚一出来,他就被冷风吹了个浑身颤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p>

太监吓得一个踉跄,声音都变了调,“陛下!快快快,传太医!”</p>

等皇帝又去马车上诊治下来,已经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p>

帘子掀开,这次皇帝穿了厚厚的披风,戴着小毡帽,脚蹬鹿皮小靴,面庞白皙肥润,满脸长满了胡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