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大举攻城,洛阳城中的百姓全部紧关房门,所有的酒楼店铺也关门歇业。
整个洛阳城,都陷入战争的恐慌之中。
不过,虽然百姓们都对金军攻城非常恐惧,但是他们依旧对宋军有很大的信任,他们相信,宋军一定能够将金军击退,守卫住洛阳。
或许这就是民心,这就是信仰。
正义一定能够战胜邪恶!
在一片寂静无比的大街之上,传来一阵阵震耳欲聋,且又整齐划一的步伐之声。
循声望去,只见宽敞的大街之上,军旗飞舞,军甲如林,
一匹白色的战马之上,端坐着一个英俊又冷然的青年,身穿一件金色铠甲,闪烁着金色光芒,身后还披着一件深红色的披风,正迎风飞扬。
他右手提着一柄金色的长剑,在寒风之中,闪烁着森寒光芒。
而他周围的,有数十个装备精良的甲士重重保护,左右环顾,警惕的看着附近所有的动静,
看这阵势,不用问也知道,这是赵桓来了。
金甲红袍,赤炎甲士,试问整个大宋,谁能够有如此架势。
赵桓在自己的赤炎军护送之下,来到了城头,
负责洛阳防卫的将领已经换成了张伯奋,张伯奋不用解释了,大宋名将张叔夜的儿子。
和他父亲一样,对大宋忠心不二,是拼了命的那种死忠。
正因为张叔夜父子对大宋一片赤诚忠心,加上张伯奋年轻,正是为大宋建功立业的时候,赵桓让他在赤炎军做了一个将军,随赵桓一起御驾亲征,其意也有培养扶持。
大宋要重振,要复兴,少不了这些年轻有为,且对大宋忠心的人为国尽忠职守。
张伯奋早就得到消息,皇帝赵桓要御驾城头,鼓舞士气,随即他就早早的领着守军将领在内城楼下,恭候皇帝赵桓的到来。
“末将张伯奋,参见陛下!”张伯奋见到赵桓天子军队来了,面容一正,眼眸满是光芒,恭敬的冲赵桓低头深深一拜。
赵桓对于张伯奋很是欣赏,他也忘不了张叔夜父子二人的功劳和忠心,是的,忘不了,可以说永远忘不了。
赵桓动作沉稳又快速的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张伯奋的面前,伸出双手,降下张伯奋高高抬起的双臂,微微笑道,“伯奋,辛苦你了。”
“陛下,哪里话,末将身为陛下的臣子,岂能言辛苦二字。”张伯奋面色无比的感动,心中更是受宠若惊。
“好,不错,真是我大宋好儿郎,名门忠义之后,走吧,随朕上城头看看。”赵桓欣慰的笑着,大步朝城头走去,
待登上城头,张伯奋一脸怒色,说道,“陛下,城外金军喊话说要见你,被末将拒绝了,一些蛮夷胡虏,不懂礼数,我们大宋天子,岂能他们说要见就得出来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