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君臣又博弈(2 / 2)

我是正德帝 吾观复 3441 字 13天前

原本肃静的左顺门,此刻被百官的愤懑与不平填满,人人脸上都写满了失望与愤慨,气氛骤然紧张到了极点。</p>

一年轻翰林拨开人群挺身而出,青袍下摆因急促的动作微微扬起,他面色涨红,双目圆睁,指着殿外方向大喊道:“陛下岂容奸佞当道!我等读圣贤书,食朝廷俸禄,当以匡扶社稷为己任!陛下宠幸奸佞却视若无睹,难道要让朝堂沦为小人弄权之地、逆瑾之事复生?我等今日若不力争,何以面对天下苍生,何以对得起圣人教诲!”</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魏彬闻言看向那翰林,心中的火气也冒了三分,于是指着那翰林道:“尔何人?”</p>

那翰林道:“徐阶!”</p>

“好!”魏彬骂道,“你有种!”</p>

徐阶冷笑一声:“我当然有种!”</p>

魏彬闻言一愣,脸色顿时涨红起来,反了、反了。</p>

众人闻言气氛反而没那么激烈了,都是以袖捂嘴。魏彬见此也不好发作,毕竟不是刘瑾时候了,转身便进了宫里。</p>

内阁见此情况,请求觐见。皇帝不见。</p>

科道不肯止,且和夏言、毛纪、徐光祚各有执辩。</p>

京师好不一片热闹。</p>

内阁无奈再具揭帖道:“臣等非敢固违,但命已出,今别无事因,文臣武将俱是公心,只是前有李荣未经三法司及锦衣卫审理,便被处死,后有勋臣、文臣争执座位先后,恐非朝廷大公正至之体。辽东不远,请差有司衙门施行,至于座次,令礼部会议施行。”</p>

朱厚照见内阁怂了,更是生气,这月初十日,朝会退朝,朱厚照召见内阁道:“赏罚事重,朕不敢私,但实情了然,大白于天下。李荣等辈贪赃枉法,倒卖粮食、军械,侵占军屯,岂可纵之?若被诬,当为申雪,徐光祚争辩超品的勋贵坐于尚书位之下,礼部已经会议,勿需再议。今日言论非议而不能制止,文武百官都是忠心的么!?”</p>

毛纪、夏言因为被弹劾都在家“戴罪。”</p>

王琼便道:“人都杀了,罪名核实,怎么可申雪?徐光祚是超品国公,座位不当在下。陛下下旨,臣奉旨执行。”</p>

语毕,朱厚照脸色稍微好看了些,便道:“需传旨行之。”</p>

王琼等人便皆应而出。</p>

百官闻之,明白了皇帝这是铁了心的要保夏言、维护徐光祚,更是纷纷上疏弹劾。</p>

朱厚照皆留中不报。</p>

王琼在一旁时不时的鼓励皇帝。</p>

乔宇见王琼完全是想把事情闹大的方向引起,于是单独上奏,劝解皇帝道:“武勋官忠心,文职官亦不负朝廷,陛下不应如此说。只需详细劝解,怎么能留中不报,乞传旨。”</p>

乔宇完美避开实际的事件,只谈文武百官都是忠心的,潜台词就是大家争执的出发点都是忠心皇帝的,没有拆台的意思。</p>

又过三日,复召内阁,朱厚照似乎冷静了下来,反而从容问曰:因李荣事,尔辈言武勋官、文职官不负朝廷,亦不应如此说。文官虽是读书明理,亦尽有不守法度者。武官亦是此理。我知道了。”</p>

乔宇完全不给王琼机会,率先一步上前道:“臣等一时愚昧,干冒天威。”</p>

王琼见此也道:“臣等非敢谓其皆不负国,但负国者亦少。”</p>

王宪觉着这件事兵部也有责任,于是道:“文官负国者,臣等亦不敢疵护,定从公处置。”</p>

朱厚照闻言哈哈大笑道:“非谓庇护,但言其皆能守法,则不可能。李荣之案,已有定论,群臣争辩无非是不合司法,然事起突然,辽东逢大灾,又临鞑靼、女真,怎可不谨慎非常?故而果断处置,不可使甘肃之哗变复生。既然王命旗牌不足以临机专断,日后朕再钦差,赐尚方宝剑罢了。”</p>

群臣纷纷应诺。</p>

喜欢我是正德帝请大家收藏:()我是正德帝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