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前人之辈,后世之师(2 / 2)

美髯僧觉得很奇怪:“她们那里面一共有几个人啊?都午休吗?”</p>

在他看来,一个寺院的人一起午休,连个看门接待来客的都没有,实在不可理解。</p>

说不定连寺院的佛像被人搬走了都不知道。</p>

曾经有一位女众道场的方丈师父,早上出门去别的寺院去办事去了。</p>

正是盛夏季节,中午午休时,女众道场的僧尼们犯困,一时之间竟然全体午休。没有安排人在客堂或大殿守着。</p>

正在众僧尼睡得香甜时,方丈师父从别的寺院办完事回来。</p>

方丈师父见自个管理的寺院静悄悄的,别说人影不见,就连鸟儿的影子也不见。</p>

方丈师父一边进寺院,一边朝里喊道:“你们这是都去哪里了?难道你们都睡觉去了?偌大的寺院,连一个人影都没有。大殿的佛像被人搬走了都不知道……”</p>

听见方丈师父喊,全体僧尼“刷”地一下,全部都起床了。</p>

所有的僧尼全部都不好意思。</p>

打这以后,寺院到中午之时,都会安排一个人值班。以免有香客进来都不见人影。</p>

此刻,张碧柳听见美髯僧问,忙解释道:“你是说住了多少尼众是吧?住了四个。是呀,她们每天都是一齐午休的。这寺院小,这时又是没香客来往的时候。而且平时来这里面的信众香客也比较少……”</p>

“哦,”美髯僧点了点头。</p>

藏僧又在对着山峦观察着,但还没忘问张碧柳:“那个观音院山门前供的两个是谁啊?”</p>

张碧柳惊异地道:“我不知道啊,你说的是那两间小屋里供的像吧?我每天来这里我都从未注意。”</p>

藏僧嘴里“哦”了一声,一心一意观察四周的地形了。</p>

张碧柳感到些许惭愧,观音院山门前的两间小屋,从未仔细看过,自己天天在观音院前转来转去,居然连山门前供的是哪些前人和祖师都不知道。</p>

而眼前这位从西藏远赴而来的僧人,他都有心关心这些问题,说明他心有前人,心有祖师,难怪他给人的第一感觉就超过一般的僧人!</p>

一般寺院附近供奉的一些前人或祖师像,这些前人或祖师都是与该寺院有深厚渊源的。</p>

有者荼毗于该寺院;</p>

有者生前对该寺院作了巨大贡献;</p>

有者是该寺院把其人当作佛教修行榜样而供奉。</p>

有些是建舍利塔供奉,有些是另建一小屋供奉。</p>

比如九华山一些寺院,就为某些前辈建造肉身殿而供奉,起到激励后学们的作用。</p>

九华山的肉身菩萨也不断出现。</p>

这种做法,表示不忘前人,是对前人的尊重,或是以前人为修行榜样。</p>

前人之辈,后世之师。</p>

张碧柳心悸之余,抬头望了望美髯僧。</p>

稍顷,张碧柳打破沉默,对美髯僧说:“那等她们午休好了再上去吧。”</p>

美髯僧微笑地应着,转过身对藏僧道:“怎么样?师弟,你可看出什么异兆没有?”</p>

这正是:</p>

随时随地道场所,</p>

僧人师父圆头椭。</p>

晏坐安寝皆修行,</p>

前人祖辈时时佐。</p>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

喜欢仙味禅味与法味请大家收藏:仙味禅味与法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

喜欢仙味禅味与法味请大家收藏:仙味禅味与法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