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能做到断淫的修行人,三脉七轮尽通,三昧真火内生。</p>
…...</p>
化淫欲为拙火,运行于三脉七轮。</p>
而这个其实就是圣凡的区别。</p>
凡夫让精气外泄,轮回与生死。</p>
圣人,让精气回流,循环于三脉七轮,解脱生死轮回。</p>
张碧柳没有和珠子一起去高山修行。她独自一人去了高山。因为珠子还要上班,还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奔波劳碌。</p>
张碧柳独自一人去了高山后,修行功夫猛增。</p>
她——这才悟到以上那段话,这才知晓凡夫与圣人的区别在哪?</p>
她这才稍微理解了当初红荷师父对自己的做法!</p>
张碧柳非常感恩!</p>
机缘不到的人,劝他或对他讲经说法,冤冤地成了一坛腌菜,又酸又臭还掉价。</p>
机缘到了,劝他或讲经说法就喜捧成金玉良言。</p>
重要、金贵、醍醐灌顶。</p>
张碧柳反省道,都怪自己的修为不好,境界不够,心量不大,所以会误会于人。</p>
这世间的事,自己不知道的多着呢!</p>
但自己不知道的事不等于没有。</p>
宇宙之间,人眼能见到的事物只有百分之二,还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事与物看不到,那百分之九十八的事与物就不等于没有。</p>
先圣孔子老人家早就说过,看到的事不一定是真的。</p>
既然连自己看到的事都不一定是真的,那没看到的事你又知道多少呢?</p>
有一回,孔子周游列国没得饭吃了,颜回弄回来一点米。</p>
做饭时,颜回见黑灰掉进饭里面,他怕丢掉饭可惜,当时就把那一团饭吃了。</p>
恰好这一幕被孔子不小心看见了。</p>
孔子心想,弟子应该不会是在偷吃吧?</p>
于是在快吃饭前,孔子说,咱们好久没祭嗣祖先了,今天就用这饭先祭嗣一下祖先好了。</p>
这时颜回连忙站出来说,今天这饭不可祭嗣祖先,刚才做饭时黑灰掉进饭里去,我吃过了一点。</p>
颜回很真实,他并不是在人背后偷吃。</p>
所以,孔子说,连眼睛看到的事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是耳朵听到的呢!</p>
没有真凭实据是不能给一件事下定论的。</p>
有一次,张碧柳偶尔听到有人这样说道:所谓的隐士,就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的人。</p>
这里的隐士一般指的是修行人。</p>
张碧柳真想问问这人,隐士们修行,一般在每天半夜三更一两点起床炼功,你看到没?</p>
隐士们不问世事,洁身自好,你又看到没?</p>
既然你没看到,你凭什么污蔑别人?!</p>
连看到的事物都不一定是真的,何况你没看到的事物?!</p>
人家隐士每天半夜三更一两点就起床炼功,那到日上三竿的时候还不准人家休息一会呀?</p>
不能因为你自己每天不得不早起去朝九晚五地上班,去碌碌营营,而看不惯那些日上三竿还在休息的人不是!</p>
这只能说明说这话的那人有贡高我慢的心理,自己早起了就看不起晚起的人。</p>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不如人的地方,每个人也都有别人能学习的长处。</p>
就算是乞丐,都有能让人学习的长处。</p>
无知,是人类自身最大的敌人!</p>
承认自己不如人,才是真正的自信。</p>
学问深时意气平!</p>
你看不惯别人,对别人明讥暗讽,或落井下石,其实这与别人无关,只说明你不自信、说明你自身修为不好、说明你学问不高。</p>
如此而已。</p>
心包大虚,量周沙界。还会说别人不好吗?!</p>
永远不要抱着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不会让人知道的想法。</p>
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有一定的轨迹,一定的规律。</p>
这世上的事就没有人不知道的!</p>
说了别人的什么不好或对别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这就是造了因,不管对方知不知道,都会结出不好的果。</p>
轻者会损害自身的福报。</p>
比如本来这人能赚两百万的,就只能赚到一百万了。</p>
这是轻报。</p>
重报是从此绵延病塌,减福少寿。</p>
而如果造的恶因很严重的话,是会祸及后代子孙的。</p>
连银行存款都有利息,这造的恶因恶果肯定也是有利息的。</p>
张碧柳徜徉在修行的意境中……</p>
她甚至是觉得,满山遍地都是袈裟……</p>
她利用“不净观”、“白骨观”、恍若觉得莲花生大士手上拿的都是天灵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