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地布金沙(1 / 2)

霞色娇妍。</p>

大地生辉。</p>

张碧柳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宛如把历劫以来的烦恼包裹全都撇开了。</p>

她感觉:</p>

我观大地,仿若地布金沙;</p>

我观树木,恍若宝树宝木;</p>

我观花草,一如天花仙草;</p>

我观虚空,有似天庭圣景;</p>

我观云朵,恰似仙雾缭绕;</p>

张碧柳感觉到身边的万事万物,仿佛全都镀了一层金,变得珍贵无比。</p>

哪怕瓦砾荆棘,亦然如是。</p>

见天地。</p>

见众生。</p>

见自己。</p>

她豁然开朗!</p>

原来,世上千般物、万般爱,犹如一阵风,飘来飘去俱无踪。</p>

她恍然大悟!</p>

原来,尘世一根草、一朵花,宛若一团雾,如露如电咸无影。</p>

张碧柳拔腿直奔“净泉寺院”的大雄宝殿而去。</p>

今天,是莫如师父帮张碧柳剃度的日子。</p>

金刀剃去娘生发,</p>

除却尘劳不净身。</p>

圆领方袍僧相现,</p>

法王座下又添尊。</p>

——剃度。</p>

第一刀,愿断一切恶;</p>

第二刀,愿修一切善;</p>

第三刀,愿度一切众。</p>

终于,张碧柳第九十九次出家成功了。</p>

遥想当年,张碧柳还很年轻的时候,很不懂事。</p>

毫无信仰。</p>

根本就不知世上竟然还有“修心”这么享受的事。</p>

年少时,张碧柳每次听到别人谈论“佛与菩萨”之类的事情,她总是嗤之以鼻。</p>

认为那都是一些愚昧无知的人,信仰封建迷信的结果。</p>

殊不知,真正愚昧无知的人是她自己。</p>

领她进入有关净土领域的是,红荷师父。</p>

红荷师父曾给她讲述,悦帝利女超拔堕入地狱中的母亲亡魂的经文。</p>

红荷师父说,那经文,体现的是孝心,超拔的是众生,怜悯的是自心,慈悲的是自我!</p>

呜呼,悲悯别人,就是悲悯自己。</p>

糯养自己的慈悲心,长养自己的法身慧命。</p>

于己有益。</p>

如此有益于身心之举,自己知道得太晚太晚。</p>

当初,张碧柳只是略略一看经文,便毫毛竖起,继而涕泪横流。</p>

深深被经文中的原意震撼了!</p>

张碧柳的四肢百骸,俱颤栗不已。</p>

她觉得无始劫以来,她就是一个修心之人。</p>

只是轮回转生到这一世,被“贪嗔痴”的欲望蒙蔽了心智。</p>

张碧柳要修心!</p>

她要回归净土!</p>

她要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p>

于是,张碧柳决定出家。</p>

遥想当年:</p>

种种牵绊,种种变故,促使她不得不回到了俗世的家中,继续读书。</p>

这之后,出家的愿望始终围绕着她。</p>

乃至在睡梦中,张碧柳也还是记得她要出家!</p>

可是,红尘中,世事繁杂,应接不暇。</p>

她一下心志不坚,不知不觉就结婚了。</p>

一地鸡毛中,她又天真地继续想道:待自己离婚后,再去出家。</p>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她把毫无感情的婚撇掉了。</p>

本以为,这回她终于可是毫无挂碍地去出家修心了。</p>

可正碰上物价上涨,那时她身无分文,怎么去出家?</p>

去远离家乡的寺院出家,总得有路费和以后的零用钱吧?</p>

她就又投入了无限循环的无趣味的工作中。</p>

她一遍又一遍地安慰自己:待我赚点钱,存折上有一定的数目,再出家也不迟。</p>

紧张而又机械地工作了好几年,就像溺水挣扎想上岸的鱼一样,心里暗道:这回自己可以轻轻松松地去出家了吧?</p>

于是,第二次,她又跑到了另外一家寺院,打算出家。</p>

可是,寺院与我所想象的情况,大不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