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夏灌千畦味 叶藏四海声(2 / 2)

埋瓮的时候出了点意外——当陶瓮刚要触到地面,传味苗的根须突然从土里钻出来,像无数只手轻轻托住瓮底,叶纹里的声纹突然变得清晰无比,竟在半空织成张透明的网。网里落下颗颗光珠,每个光珠里都裹着段声纹:有玄曜天君当年在南天门念的《三界味经》,有林七初到半味谷时教阿木辨认灵草的声音,甚至还有墨渊被消灭前的尖叫,只是那尖叫落入光珠后,竟慢慢变得微弱,最后化作声叹息。</p>

“连怨恨的声音,也该记着吗?”阿木看着那颗裹着叹息的光珠,有些不解。林七把光珠轻轻放进陶瓮:“甜的要记,苦的更要记。就像熬粥,少了点苦底,甜也不那么真切。”他刚盖好瓮盖,百味墙突然震动起来,所有砖块上的纹路都开始发光,与陶瓮里的声纹共振,发出“嗡嗡”的声响,像无数人在低声合唱。</p>

入夜来,半味谷的声纹变得愈发热闹。井水的回音泉里飘出《稻禾谣》的调子,陶瓮里传出忘川渡的歌谣,传味苗的叶纹里藏着四海的夜声,连老铁匠的打铁声都变了——他抡锤的节奏,竟与西荒石人吹石的调子合上了拍,火星溅在铁砧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像在给这夜的合奏曲敲着节拍。</p>

林七躺在竹椅上,听着这些交织的声响,忽然觉得眼皮发沉。朦胧中,他仿佛看见传味苗的叶片越张越大,遮天蔽日,叶纹里的声纹化作条条光带,顺着风飘向更远的地方——飘到东海的鲛人部落,让他们的歌谣里多了几分麦香;飘到西荒的石人身边,让他们的石哨里掺了点灵草的清苦;飘到北漠的牧民帐篷,让他们的吆喝里裹着忘川渡的暖意。</p>

孙儿不知何时爬到他身边,小手攥着片带着声纹的叶子,嘴里哼着段陌生的调子,仔细听竟是叶纹里新冒出来的——那是三界的孩子们凑在一起,用不同的语言编的新歌谣,歌词简单却热闹:“锅要沸,饼要香,你有家,我有乡,味和声,缠成网……”</p>

林七笑着帮孩子拢了拢衣襟,看向天边的月亮。月光落在陶瓮上,瓮口的红布泛着淡淡的金光,像给所有被记住的声音,盖了个温暖的印。他知道,只要这瓮声纹还在,只要传味苗的叶纹还在颤动,无论过多少年,后来人总会听见:某年的夏天,半味谷的蝉鸣里,藏着三界最热闹的和声,像在说——</p>

“日子还长着呢,咱们慢慢听。”</p>

喜欢凡人道碑请大家收藏:凡人道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

喜欢凡人道碑请大家收藏:凡人道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