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土豆与地瓜(1 / 2)

宗室与旧贵族驱逐六国客卿的计划,本来就是强词夺理。</p>

李斯的《谏逐客书》相当于给了嬴政一个支点。</p>

稍稍用力,便能将宗室与旧贵族撬起来。</p>

郑国也被嬴政以问罪之名,不仅没有被驱逐,还被遣送到了王宫。</p>

秦王宫,时隔几天,郑国终于被带到嬴政面前。</p>

嬴政眼神锐利,声音充满了威严:"郑国,你可知罪?"</p>

郑国却没有胆怯,而是笑着对嬴政说:"罪?郑国有何罪?"</p>

嬴政不怒反笑:"你不怕寡人杀了你?"</p>

郑国笑容不减半分,摇了摇头:"王上若是要杀郑国,就不会好吃好喝招待郑国。"</p>

嬴政轻轻点头,示意郑国继续说。</p>

"王上不杀郑国,是知道,就算郑国是间谍,也为秦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p>

嬴政并未接话,而是望着郑国:"休息好了,就给寡人滚去继续主持修建水渠。"</p>

郑国笑得更加开怀,俯首作揖:"臣,谢王上。"</p>

郑国经过这九年,早就被秦国拧成一股绳,有劲一处使的氛围感动。</p>

经此一见,他更加确定,有这样的君主和臣民,一统六国,只是时间问题。</p>

只是可惜,本来以为还能见一见传说中的秦国神女....</p>

郑国将脑中思绪拂去,踏上返回之途,回去修水渠咯~</p>

此事一出,嬴政收揽了大量来自六国人才的忠心。</p>

因为在废除逐客令的命令下达之前,他们就看到了在关中守候的王绾等人。</p>

王绾等人是奉了谁的命令,不言而喻。</p>

这相当于是在告诉他们,嬴政是被逼无奈才下的令。</p>

而且下令后,嬴政也第一时间想要留住他们。</p>

利用时间差,王绾他们先把秦王党先捞了回来,还外带了一些之前在吕不韦门下的可用之才。</p>

等到宗室和旧贵族反应过来,他们门下的客卿都走出了秦国,那些空白的职位也全部由嬴政的人顶上。</p>

偷鸡不成蚀把米,说的就是他们了。</p>

李斯经此一役,被列为重点关照对象。</p>

被点名由同为楚国人的隗状带回。</p>

日升日落,几日光阴过去。</p>

红薯根茎已经全然枯萎,旁边的土豆也破土而出。</p>

辛勤耕作的老农终于迎来了丰收之际。</p>

老农们让侍卫上报于赵高,赵高听闻后立刻前往了章台宫。</p>

"报,王上!王上!"</p>

嬴政眉间微蹙,刚想呵斥就听到:"王上!红薯和土豆都成熟了!"</p>

稳重的秦王直接把手里的奏折扔了,跟着赵高就前往了耕地。</p>

临走前,嬴政还不忘让内侍去传唤王翦等人。</p>

老农挖出了一筐又一筐的红薯和土豆,挖到最后已是喜极而泣。</p>

嬴政等人到时看到的便是这一幕。</p>

随后嬴政不顾其他人劝阻,竟是自己亲自挖起了红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