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味启新智,缘生巧思(1 / 2)

万味谷的七彩纹在春风里渐渐生出新的变化。那日王阿婆用赤谷粉蒸馒头,发面时面团忽然鼓出个奇怪的包,掰开来看,里面的纹竟像条小蛇似的蜷着。她把馒头分给来帮忙的石匠,石匠咬了两口,忽然盯着凡人道碑的残基发愣,扔下馒头就往碑前跑,凿子在手里转得飞快,等众人赶去看时,残基上竟多出道会流水的纹,檐角的雨水顺着纹槽淌进旁边的缘苗地里,溅起的水花都是暖的。</p>

“这谷不光暖,还能开智。”王阿婆捧着剩下的半块馒头,看石匠凿出的纹里浮着赤谷的红,忽然明白过来,“是把凡人藏在心里的巧思,都勾出来了。”</p>

织工张婶的奇遇更让人啧啧称奇。她喝了碗青谷茶,坐在织机前捻线时,手里的韧缘线忽然自己打起结来,结成的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她顺着纹路织下去,织出的布竟能随温度变颜色——日头烈时,布面浮着星纹的暖金;月亮升时,又转成冰纹的清蓝。有回村里的孩子裹着这布去山里采蘑菇,遇到寒流时,布面的冰纹突然收紧,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像是雾林的缘灵给盖了层叶被。”</p>

最让众人惊喜的是村头的小毛豆。这孩子总爱啃着紫谷做的馍在地上乱画,那日他蹲在味缘坊的门槛外,嘴里的馍还没嚼完,手里的树枝就在泥地上画出个歪歪扭扭的缘纹。刚画完,就见几只萤火虫似的缘灵从谷堆里飞出来,围着那纹转圈圈,有只胆大的缘灵还落在他的馍上,啃了口紫谷渣。</p>

“这是‘智缘味’!”姜缘使背着星图赶到石生村时,正撞见小毛豆追着缘灵跑。他展开星图铺在晒谷场上,图上万味谷的星点正发出七彩的光,与凡人的智慧星连成密密麻麻的线,“星象说‘味启心窍,缘生巧思’,谷里的缘力,在帮凡人把护缘的劲,变成护缘的法。”</p>

远客高楼的工程师们来得最早。他们带着精密的仪器住进味缘坊隔壁的客栈,每日捧着七色谷研究到深夜。有个年轻的工程师试着把万味谷的粉掺进机器的润滑油里,第二天启动机器时,齿轮转动的声响竟比往常轻了一半,仪表盘上的缘力损耗值降了大半。</p>

“它自己算出了最省劲的转法。”工程师们围着机器惊叹,忽然明白过来,“以前总想着效率,现在才知,巧思该用在护缘上——机器少耗一份力,缘苗就多一分生的劲。”</p>

他们在味缘坊住了三个月,临走时造出了台“护缘机”。这机器带着七个谷纹槽,分别装着不同的谷粉,白天能顺着缘力的方向给星缘苗浇水、除虫,夜里还会播放从坊里录的笑语,缘苗听着声,长得比往常快了许多。有回机器播放王阿婆训人的话,旁边的缘苗竟抖着叶子笑出了声。</p>

西荒的牧人受了启发,用拓缘藤的木做了支“缘声笛”。笛身刻着赤谷的纹,吹出来的声能顺着风传得老远,羊群听着声就知道该往哪片草地走,避开逆缘力聚集的沙丘;遇到缘灵时,笛声还会变得格外柔和,引着缘灵来帮忙照看落在后面的小羊羔。</p>

“以前靠吼,现在靠巧,这才是护缘的巧劲。”牧人赶着羊群走在戈壁上,笛声里混着赤谷的暖,连风沙都好像温柔了些。有回他吹着笛经过片枯地,竟引来缘灵用碎石堆出条引水渠,渠里很快渗出了水。</p>

东海的渔人则把万味谷的壳磨成粉,掺在桐油里涂在木板上,做出了“测缘仪”。巴掌大的木板上刻着七色谷纹,放在水里,纹亮得匀就说明水里缘力足;纹乱成一团,就知道有逆缘力在附近。</p>

“不用再凭经验,谷壳会说话。”渔娘握着测缘仪坐在船头,看纹色变浅时就收网,总能避开突如其来的恶浪。有回仪器的纹忽然闪个不停,她赶紧让汉子们把船往回划,刚靠岸就见远处掀起丈高的浪,浪头里裹着股刺人的逆缘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