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和旧贵族中,并不是没有重用其他六国的人才。</p>
除此之外,吕不韦留下的门内客卿大多数都是来自其他六国。</p>
其中有能为嬴政所用的,但也有不能用的。</p>
既然要逐客,那就逐个干净,驱逐所有来自六国的客卿。</p>
再将可用之人带回咸阳,让他们官复原职。</p>
先借宗室贵族之手将他们推入绝境,再由嬴政出面把他们捞上来。</p>
被捞上来的人,自然也打上了秦王党的标签,更会对宗室贵族恨之入骨。</p>
王绾表达立场后,众人也都纷纷请命。</p>
逐客令施行后,他们会分头千万各个关口,等待秦王的客卿到来,随后接他们回咸阳。</p>
在旧贵族和宗室再次联合上书时,嬴政下达了逐客令。</p>
让宗室和旧贵族傻眼的是,嬴政不仅驱逐了朝中的客卿,还把他们家里养的也一并驱逐了。</p>
他们急得团团转,能够养在家里的都是对他们有用之才。</p>
但是他们也不敢得寸进尺,真把嬴政惹急了,只能碰个两败俱伤。</p>
为了更大的利益,他们也只能舍弃那些客卿。</p>
而此时,有一人比所有被驱逐的客卿都要焦急。</p>
此人正是来自楚国的李斯,他深知自己只有在秦国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p>
如果去了其他六国,他们的王不像嬴政那么重法,根本不会用他。</p>
身临绝境的他,在走之前决定搏一把,上书《谏逐客书》后,才离开咸阳。</p>
《谏逐客书》里面李斯也不讲虚的,整篇下来就两个中心思想。</p>
六国的人才用了对秦国和秦王有利,不用则对秦国有害。</p>
他举例了大量秦国之前的案例:</p>
西戎的由余,楚国的百里奚,魏国的张仪,卫国的商鞅。</p>
说明了秦国是因为各国的人才才强大起来,而现在秦国要驱逐这些人。</p>
这不仅违背了秦国的传统,更让留在秦国,已然成为秦人的其他六国中人寒心。</p>
嬴政看到《谏逐客书》大喜过望,直接让赵高抄写下来,让上朝时人手一份。</p>
第二天上朝,嬴政直接下令废除逐客令。</p>
不等宗室和旧贵族反应,嬴政直接把《谏逐客书》甩到了他们脸上。</p>
本来之前嬴政就愁没有缘由发作,如今李斯算是直接把刀递到了他手里。</p>
看完《谏逐客书》后,宗室与旧贵族不由沉默。</p>
《谏逐客书》里,李斯俨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句句都是为了秦国,字字都透着指责。</p>
案例里不说其他,光是商鞅就能砸死他们。</p>
这相当于是李斯在用《谏逐客书》问他们:</p>
他们建议驱逐人才,难道是不想让秦国强大?</p>
还是觉得其他六国太可怜了,想要这些人才去帮助其他六国?</p>
亦或者是害死商鞅还不够,想让秦国一起陪葬?</p>
三个大帽子扣下来,他们根本就无话可说。</p>
这相当于是将他们架在火上烤,谁敢反对,立马就会被扔到火海。</p>
喜欢穿越大秦,秦始皇令我封神请大家收藏:穿越大秦,秦始皇令我封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
喜欢穿越大秦,秦始皇令我封神请大家收藏:穿越大秦,秦始皇令我封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